设为首页 | 加为收藏 |
最新更新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热门文章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当前位置:
首页 文化研究 华夏文字
|
|
“青铜器上的铭文”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
|
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。也称金文、钟鼎文。今存最早的铜器铭文属于商代。西周时随着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改进和改良,铜器铭文步入全盛时代。 商代至春秋的铭文,一般是铸成的,内容多记奴隶主贵族的祭典、训诰,征伐功勋、赏赐策命和盟誓契约等。简单的仅以一二字标出奴隶主或其氏族的名称。商代铜器铭文较短,西周后常有长篇铭文。现存最长的铭文,见于西周晚期的毛公鼎,计三十二行,四百九十七字。战国时期的铭文,大多是刻成的,内容以记载作器工名、器物所有者和使用地点为主。字体,商代近似甲骨文,西周前期风格雄健,中后期趋向规整。春秋战国时期向多样化发展,出现了鸟篆等艺术字体,列国文字也不统一。秦代统一文字,结束了字体不统一的局面。青铜器铭文,是研究我国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的重要史料,也是研究当时汉字发展的珍贵资料。 |
|
||
地址:中国周口市文昌路东段中华根亲文化网 电话/传真:+86 394 8512050 邮编:466001 |